一颗小小的豆子,经过中国共产党智慧的浇灌,最终孕育出了民主的萌芽……
豆子是我国北方地区盛产的农作物,用豆子代表选票进行选举,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竖起民主大旗的开端。
抗战时期,毛泽东在同美国记者谈话中曾说道:“现在全国人民很着急,中国不政治革命,不实现民主,不但不能打胜日本,而且一定要亡国的。”“豆选”就在这一时期应运而生。在当时“三三制”原则的背景下,一方面它充分保障了农民阶级参政议政的权利,另一方面也极大调动了根据地农民抗日的积极性,共产党通过“豆选”等方式推进民主,既巩固了政权,也赢得了民心。
“豆选”过程看似简单,却凝结了中国共产党无穷的智慧,彰显了其作为唯一、正确的执政党所具有的超凡品格。
审时度势,当机立断,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灵活性。
三四十年代的农村中,绝大多数农民是文盲,每个村里仅有极少数的几个人能够认识一两个大字,而推行民主制度又迫在眉睫。如何让不识字的农民们参与民主投票,是当时急需破解的难题。中国共产党在此关口,果断作出决定,不拘泥于外在形式,将随处可见的豆子作为选票进行选举,以投豆的方式代替手写选票,既保障了广大农民参与选举的普遍性,大大降低了农民参与民主化的难度,又维护了民主选举的秘密性,一定程度上破解了参与民主的众多农民文化知识不足的羁绊。“金豆豆,银豆豆,粒粒不能随便丢,选好人,办好事,投到好人碗里头。”豆选盛行时期,百姓口中时常吟唱着这首豆选金曲。
敢于探索,追求完善,显露了中国共产党的原则性。
豆选的过程,是候选人背对选民坐成一排,每人身后都放置一个小碗,选民们排队将手中黄豆投入心仪候选人身后的碗中。选举一次,共产党即发现了问题。黄豆入碗有声,候选人虽背对选民,可都是同村邻里,一个余光就能看出是谁在投票,自己的碗没响,就知道这个人没投自己。装豆的碗口很大,选民们有时会提前多带几颗豆子一起投入自己喜欢的候选人的碗中。如此选举,灵活性有了,可却未能保证公平,共产党推行民主,绝不能摒弃公平原则。发现问题,共产党立即反思,沉着应对。在选举前夕,派人悄悄将豆子染色,防止有人自带豆子充数儿;将碗中盛满水,防止放置豆子时发出声音;碗口用纸糊住,只留出一个豆子大小的小孔,防止有人一次投进几颗豆;将每个碗都做出不同标记,候选人不用再坐在碗前,就没有机会看到选民们的选票过程。
随着时代发展,“豆选”的形式已鲜为人知。它虽然只在特殊的社会时期短暂存活了一小段时间,但中国共产党却用最端正、严肃、甚至“苛刻”的态度保障豆选的公平性,为抗战边区中民主的最初萌芽烙印了公平的痕迹。
发扬成果,不断前进,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。
通过“豆选”等民主手段所建立的民主政权,留下了一系列的传统、经验,它们并没有因历史的远去而失去生命。
新时代下的人大代表制度和基层群众自制制度,正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发扬“豆选”时期的民主经验和成果,经过一次次的发扬和改良,最终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和民主渠道。正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伟大智慧,使“豆选”时期的民主萌芽发展壮大,实现了从“赢得民心,巩固政权,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”到“紧紧依靠人民,各民族、各阶层以及各党派的人民全部团结在一起,共同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”的历史性跨域。